<ins id="1h7d7"><video id="1h7d7"><optgroup id="1h7d7"></optgroup></video></ins>

  • <ins id="1h7d7"><acronym id="1h7d7"></acronym></ins>

    <ins id="1h7d7"><video id="1h7d7"><var id="1h7d7"></var></video></ins><ins id="1h7d7"></ins>

    1. <output id="1h7d7"><track id="1h7d7"></track></output>

      幼兒園大班心理健康說課稿優秀范文

      |小姚

      幼兒園大班心理健康說課稿優秀范文

      教師要讓幼兒培養自我控制能力和活潑開朗的性格,通過理解故事和欣賞歌曲。讓幼兒懂得生氣、憤怒都是不好的行為,而且不利于身體健康。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心理健康說課稿,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幼兒園大班心理健康說課稿范文一:我不隨便發脾氣

      一、設計意圖

      自我控制能力,是一種內在的心理功能,它使人能自覺的進行自我調控,積極的支配自己,采取合理的行為方式去追求良好的行為效果,保證一個人的活動經常處于良性運行的軌道上,從而積極、持久、穩定、有序地實現一個又一個目標。

      5歲的幼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控力,辨別是非的能力逐步增強。但是,對于大班幼兒來說,僅做到這些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讓幼兒認識到生氣、急噪、亂發脾氣、耐不助性子等是不良的行為,不利于身體健康,應盡量避免。引導幼兒懂得要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和行為,鼓勵孩子大膽嘗試,不怕失敗,更重要的是要幫助他們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作好應付困難的心理準備,培養幼兒的耐心和克制力。

      人的一生是短暫而漫長的,在人生旅途上,難免會碰到自己力不能及的事和無法控制的情形。幫助幼兒自我控制不健康的情緒和行為,使他們從小養成做事善始善終的良好習慣,對他形成良好的性格將起重要作用,并使他們終身受益。

      正是基于以上考慮,特設計本次活動。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對故事的理解,能夠讓幼兒懂得生氣是一種不好的行為,而且不利于身體健康

      2、教育幼兒要從點滴小事中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讓幼兒知道,無休止地要玩具、吃冷飲等,都不是好孩子應該做的。

      3、培養幼兒自我控制能力和活潑開朗的性格。

      三、重難點分析

      重點:通過理解故事和欣賞歌曲,讓幼兒懂得生氣、憤怒都是不好的行為,而且不利于身體健康。

      難點:如何引導幼兒學會從點滴小事中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

      四、教學準備

      故事掛圖及圖片、錄音機及音樂磁帶。

      五、教學過程

      (一) 導入

      教師出示畫有‘婕婕生氣’和‘小朋友高高興興’的圖片讓幼兒感受兩副圖片中的情緒對比。

      教師:“婕婕為什么生氣,我們來聽一聽故事就知道了?!?/p>

      (二) 展開

      1、出示掛圖并為幼兒講述故事《愛生氣的婕婕》,引導幼兒懂得經常生氣是一種不好的行為,而且不利于身體健康。

      教師講完故事后提問:

      (1)吃早飯的時候婕婕為什么要生氣?

      (2)早晨的時候婕婕為什么要生氣?

      (3)到了幼兒園她看到小朋友在一起玩,又怎樣了?

      (4)手工課上她為什么生氣?

      (5)媽媽來接晚了,她又是怎樣表現的?

      (6)你喜歡婕婕的這種做法嗎?為什么?碰到這些情況你會怎樣做?你能幫助她改掉這個愛生氣的壞習慣嗎?

      2、出示圖片(在超市里媽媽沒給亮亮買東西,亮亮大哭)并提問問題,通過對問題的理解讓孩子知道無休止的要玩具、吃冷飲等,都不是好孩子應該做的。教育幼兒要從點滴小事中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

      教師提問:

      (1)亮亮在干什么?

      (2)他這樣做好不好?

      (3)小朋友認為應該怎樣做?

      3、幼兒分組討論,互相向自己的小伙伴講述自己曾經生氣的幾件事,并分析自己生氣應不應該。通過幼兒間的講述,讓幼兒知道隨便發脾氣是不好的行為,進一步理解不愉快的情緒有害于人的身心健康,要盡量避免。

      4、欣賞歌曲《拉拉鉤》讓幼兒知道小朋友之間不能隨便發脾氣,小朋友們都喜歡和不愛生氣的小朋友做朋友。

      (三) 結束

      教師和幼兒隨著音樂做游戲并相互之間拉拉鉤,保證以后不隨便發脾氣,做一個快快樂樂的好寶寶。

      (四) 延伸教學

      通過幼兒在園一日生活,鼓勵幼兒和小伙伴或老師自由交流,說說怎樣做才是對的,才能不生氣,讓幼兒互相談一談以前是怎樣做的,以后該怎樣做。

      幼兒園大班心理健康說課稿范文二:好擔心

      教學目標:

      了解即將面臨的入學變化,幼兒園與小學的差異。

      教學準備:

      幼兒活動材料第一冊第21――24頁。

      教學過程:

      一、豆豆和莉莉的擔心。

      1、以豆豆和莉莉的口吻自述:我們快要上小學了,好擔心呀。上小學要去的很早嗎?要是遲到了,老師會把我們關在外面嗎?小學里有點心吃嗎?到小學里怎么上廁所呢?在小學里我們能帶玩具玩嗎?小學里有男老師了,他們兇不兇呀?

      2、豆豆和莉莉快上小學了,他們有哪些擔心?

      二、我們的擔心。

      1、小朋友和豆豆、莉莉一樣,也快要上小學了。你們有擔心的事情嗎?

      2、幼兒自由大膽的說出自己擔心的事情。

      3、教師把幼兒擔心的事情用圖畫或標記顯示在黑板上。

      三、故事《我好擔心》

      1、原來,我們班的小朋友也有不少擔心的事情。豆豆和莉莉后來還擔心嗎?聽完故事后你們就知道了。

      2、教師講述故事,幼兒看活動材料第一冊第21――24頁。

      3、為什么豆豆和莉莉后來又不擔心了呢?

      四、為啥不但心了?

      1、我們再來聽一聽豆豆和莉莉上小學那天早上的事,想一想,他們為啥又不但心了。

      2、教師講述故事結尾(從“第二天,……”到結束)。

      3、豆豆在學校門口看到了誰?豆豆和莉莉看好朋友,心里怎么樣?和好朋友一起上學,他們還是很擔心嗎?

      4、豆豆和莉莉看見的小學老師是什么樣子的?很兇嗎?小學的老師很和氣,笑瞇瞇的,他們為啥就不但心了?

      5、幼兒看黑板上的圖畫和標記討論要不要擔心剛才說的這些事情呢?

      6、教師小結:小學里有笑瞇瞇的老師,像幼兒園里的老師一樣會幫助我們,讓我們在小學的每一天都很快樂。

      幼兒園大班心理健康說課稿范文三誰對誰不對

      教學目標:

      1、讓幼兒了解并懂得任性、自私是一種不好的行為。

      2、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克服任性。

      教學準備:

      1、故事《我要吃冰淇淋》。

      2、幼兒行為掛圖四幅。

      3、彩筆若干。

      4、《幼兒心理健康》用書

      教學建議:

      一、教師講述故事《我要吃冰淇淋》

      1、教師有感情地講述故事

      提問:冬冬為什么會肚子疼呢?

      冬冬這樣做對嗎?他應該怎樣做才對呢?

      2、教師小結:小朋友們應該聽爸爸、媽媽的話,做一個懂事、聽話的好孩子。

      二、出示掛圖

      1、引導幼兒自由討論掛圖內容。

      2、引導幼兒判斷圖中小朋友們行為的對錯。

      三、出示幼兒用書

      1、教師引導幼兒討論“誰對誰不對”

      2、幼兒在圖下角圓圈內打上對號或錯號,進行行為判斷。

      四、教師小結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學會謙讓、不任性、不自私、有愛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說課稿相關文章:

      中小學教學教案模板范文

      五年級美術說課稿優秀范文2020

      小學數學教案

      教案模板

      小學英語教案

      中小學教學教案模板范文

        4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