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電影觀后感作文
抗日戰爭電影觀后感作文優秀10篇
推文網小編精心整理抗日戰爭電影觀后感作文,希望這份抗日戰爭電影觀后感作文優秀10篇能夠幫助大家,給予大家在寫作上的思路。更多抗日戰爭電影觀后感作文資料,在搜索框搜索
抗日戰爭電影觀后感作文(精選篇1)
砰,砰砰,砰砰砰!發生了什么事?讓我們拉近鏡頭看一看。原來,我正在觀看南京大屠殺的電影,名叫《南京!南京!》?!澳暇?南京!”這是十幾億同胞憤恨而熾熱的呼喚,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
1937年12月13日,可怕的南京大屠殺開始了!在長達40多天的時間里,沒有人性的日本侵略者殺害了我們的中國同胞多達30幾萬!侵略者用機槍掃射、焚燒、活埋等方式進行群體性大屠殺,整個南京城陷入了恐怖與血腥之中。有一些日本軍官還玩起了殘酷的殺人游戲,比賽誰殺得中國人多,誰就是勝者。竹竿上,只見一個個血淋淋的人頭懸掛著,在一旁的日本軍官卻是滿臉的獰笑??吹竭@一幕,不禁讓人心里發顫,但更多的是憤怒!
我不忍再看,但影片中的年齡比我小的兩個孩子吸引了我。
其中一個孩子英勇地端起了重重的機槍,與日本侵略者展開了殊死搏斗,在一次又一次的戰斗失敗后,他抱著最后的希望與侵略者一戰到底,毫無畏懼,眼睛里閃爍著勇氣與堅定的光芒!
另一個孩子,名叫小豆子。小豆子和他的爸爸本來要被槍決,卻被一個良心發現的日本軍官給放了??粗抢飵资f的尸體,看著自己毫發無損的身體,他們樂壞了,奔跑在開滿鮮花的草地上,笑聲回蕩在血流成河的南京城外!他們的笑聲,不為什么,只為獲得了自由與生命。
和他們相比,我就顯得太幸福了!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不用扛槍上戰場,更不用為生命和自由擔憂,而是衣食無憂。這些幸福生活,都是無數肩扛武器、不怕犧牲、浴血奮戰的英雄,用自己的鮮血換來的,是他們創造我們的未來!我們是幸福的!
抗日戰爭電影觀后感作文(精選篇2)
今年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__周年。這么有意義的年份,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觀看了愛國主義影片《百團大戰》。百團大戰是中國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新四軍與日軍在中國華北地區晉察冀邊區發生的一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
看著《百團大戰》影片中催人淚下的畫面,感人肺腑的瞬間,每個人的眼晴都濕潤了,我被中華民族所震撼了!我們祖國能這樣日益強大與這些革命烈士拋頭顱、灑熱血是分不開的。
我們要記住這些為國捐獻的烈士,他們永遠活在人民的心中。明白現在我們生活來之不易,我們無需承受著戰火的硝煙,只需要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歷史,已成為過去,再也不能挽回。
作為革命接班人,我們應當好好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努力抓住美好的時光,用激情去點燃希望之火,用青春的汗水來澆灌成功之花。我們是初升的太陽,我們是初開的花朵,我們現在的戰場就是知識的海洋,我們的任務就是吮吸知識的甘霖!
抗日戰爭電影觀后感作文(精選篇3)
當美麗的晚霞映滿了整片天空,當太陽漸漸詳細落下時,在天的那一邊突然傳來一聲:“舉起手來!”在山的頂端,有個日本鬼子驚慌失措地舉起手來。而此時,抗日電影《舉起手來》也將放映結束,而我卻還沉醉在影片中久久未回神。
《舉起手來》是一部反映抗日題材的戲劇片,由潘長江和郭達主演的。講了兩名鐵道游擊隊從日本鬼子手中搶回一件國寶,藏在一個小山村里,陰陽差錯有牽連進來了一,名女大學生,他帶這有關371部隊的秘密。日本鬼子進村鄉想奪國寶,但最終還是被一頭驢,兩個小孩,一名女大學生,一名農民和幾名游擊隊員打得個一塌糊涂,并且勝利的保護了國寶。
這部電影不僅反映了抗日戰士和成千上萬的老百姓靠智慧團結在一起擊敗了日本侵略者,在這部電影中有一幕情景讓我開懷大笑,也讓我影響深刻:日本兵搜不到國寶——金佛,企圖將出村的唯一路線——石橋炸掉,然后再在村里慢慢搜查。當日本兵點燃導火線,正在洋洋得意時,村民的驢卻慢悠悠地走上石橋,不慌不忙地把導火線踩斷,還張開嘴夸張地“大笑”起來……
這部電影中的一幕幕,雖然讓人捧腹大笑,但也不難看出當時激烈的抗日斗爭。做為新時代的學生,我們擁有很好的學習和生活條件,我們應該珍惜我們所擁有的一切,用我們努力的學習、用我們優良的品質、用我們的實際行動來回饋社會,建設好我們的祖國,像抗戰英雄一樣,向他們的精神,頑強,拼搏,不懈學習。
抗日戰爭電影觀后感作文(精選篇4)
《紫日》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在抗日戰爭接近尾聲時期的感人肺腑的故事。正值二戰時期,殺人不眨眼的日本鬼子在中國大肆屠殺,無數的生命在他們的屠刀下變成了冤魂。許多仁人奮起反抗,日本在做最后垂死的掙扎。
一次巧合,一個堅強剛烈的俄國軍官,一個敦厚樸實的中國人和一個日本女孩秋葉子在戰火中走到了一起。在荒無人煙的白樺林中,只有這個日本女孩可以把他們帶出茫茫無邊的森林。行程中,一次又一次,善良的中國人拯救了女孩的生命??墒沁@個日本女孩卻時時刻刻盤算著,怎樣才能把她的恩人弄死:把他們帶到地雷區,帶他們繞回日本軍營……秋葉子不斷地迫害他們,但他們卻用純真和善良感化著她。后來,他們走出了森林,戰爭也結束了,日本人因為戰爭的失利而自相殘殺。秋葉子就成了日本自殺的犧牲品。
看了這部電影,我十分震驚:這個原本純潔無暇的生命在日本侵略思想的侵蝕下已變得邪惡丑陋。一個十七歲的花季少女,原本該多少爛漫,這本不該是她有的狠毒??!當秋葉子在沼澤中絕望地陷入時,那是怎樣的表情??!是痛苦?是悲哀?是悔恨?還是……是不是只有當生命消逝的時候,在戰爭中的人們才會想到一絲絲溫情?無數次的背叛與拯救,一次又一次撞擊著她的靈魂,當秋葉子想起中國人不計前嫌地幫助自己,當秋葉子看到俄國女兵把她當作親妹妹,她的靈魂終于找到了根,終于戰勝了駕馭她的殘忍與冷酷,盡管溫暖被日本侵略思想深深掩埋,但在真誠和友愛的感染下,她把逝去的天真一點一滴地找了回來,這讓人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戰爭后的希望。然而秋葉子離去了,倒在了自己同族的槍口下,至死也睜大著雙眼,那茫然空洞的眼睛是對這個世界的控訴還是對自己人生的質問?她的離去,是不是對她所犯過錯的懲罰與彌補?出乎意料的結局,讓我難過不已。
和平就是快樂,和平就是幸福!可秋葉子看不到,日本也看不到,這也許就是日本的悲哀吧?!
抗日戰爭電影觀后感作文(精選篇5)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攻占南京,由于中國國民黨軍隊抵抗失敗,大批的國民黨士兵潰逃出城,南京淪陷。
影片以一張張南京老城的照片拉開序幕,在炮火轟鳴中城墻在揚起的塵土中坍塌,畫面轉接進城門內,守城的國民黨三十六師的將士們用血肉之軀去組織準備潰逃出城的國民黨官兵,從而,展開一場肉搏,那悲壯的場面,震撼著我的內心。
軍隊潰敗了,大屠殺開始了。尸橫遍野,影片沒有淋漓盡致的表現日軍千奇百怪的屠殺方式,它將這場浩劫落到了每個活生生的人身上。唐先生,拉貝的秘書,與拉貝共同負擔著難民營的責任,當拉貝不得不離開的時候,他為了保護家人的安全委身于日本人,當他終于和日本人成為“正式”的朋友的時候,他的妹妹被日本人拉進慰安所,他的女兒被日本人活生生的摔死,他的老婆因為被打暈幸免于難。他,欲哭無淚,欲吼而無聲啊!后來在拉貝的努力下,日本人答應可以讓拉貝帶走兩個人,當他們即將踏入生門的時候,唐先生,這個典型的中國男人放棄了生的權利,把它讓給了另一個急于求生的`人。。。。。。后來唐先生即將被押赴刑場,他看見蒙著眼睛的中國人像小雞一樣被綁在柱子上,一個個的被射殺,輪到他了,他拒絕蒙眼睛,他笑著對日本軍官說:“你曉得吧,我老婆又懷孕了,我老婆又懷孕了?!边@是他臨終前勝利的宣言,他的從容讓那個日本軍官不敢直視!
整部影片彌漫著一種殘酷的壓抑和絕望,只有結尾才稍稍燃起溫暖的希望。被角川放走的小豆子在原野上肆意的奔跑、大笑,他代表著中國的希望。明天雖然依然殘酷,但希望已經傳遞下去。當時的南京雖死,但中國人的團結與抵抗已經被喚起,既然投降已不可能,那么只有努力去贏得戰爭的勝利。
這段歷史已然成為過去,但凡有良知的中國人怎么能忘記?盡管日本人為了掩蓋自己的罪行去修改教科書、篡改歷史、蒙蔽事實。但近來發生的釣魚事件有一次給我們敲醒了警鐘,現在我們整個中華民族已經覺醒,不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我們會問自己的主權做不懈的努力和斗爭。歷史永不能忘,我們要將這段屈辱的歷史轉化為不屈意志,鞭策自己不斷前進,改變落后挨打的卑微局面,化沉痛為力量,變弱小為強大,棄腐朽造神奇。只有通過我們華夏兒女的共同努力,祖國才能真正強大起來。
我腦海中仿佛又浮現出小豆子在田野上奔跑的情景,他跑著,他笑著。
抗日戰爭電影觀后感作文(精選篇6)
已經看過電影《南京!南京!》,是在醞釀了很久之后才終于走進電影院的,因為預先就知道這一次的觀影經歷不會是輕松的,可能是壓抑的甚至是令人窒息的。其實我不是太贊成文以載道那一套,覺得文學文藝的東西不必承載太多政治說教之類,甚至什么道德教化的作用也是它所不能承受之重,我們大體上總是犯了小瞧人的毛病,你以為別人是那么好被教化被引導的嗎?每個成年人都有自己的道德觀人生觀,可能會因為某種原因沒有表達出來,只有在外界與自己契合的時候才會表現出來。所謂沉默的大多數其實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看過《南京!南京!》后還是被很深的影響到,感觀和心理都受到比較強烈的刺激,感想是一定有的,但需要回回神再說。經過幾天的深沉后好一些了,首先覺得這是一部不錯的片子,有誠意,有責任,有思考,這些都是當下比較稀缺的東西,陸川憑這些就很值得尊重,也為我們70后贏得了尊重?,F在輿論炒作最多的是80后如何如何,其實真正開始占據舞臺中心并掌握話語權的應該是70后,80后也頂多是小荷才露尖尖角而已。
看《南京》之前有兩點擔心:一是陸川對如此沉重歷史題材的掌控能力。畢竟三十剛出頭僅拍過兩部小成本電影,光憑一腔熱情做事往往用力過猛,適得其反?,F在看起來,陸川還算比較好的完成了這個任務,大體平穩,沒出什么大的方向問題,用力過猛的情況確是有一些。二是對南京大屠殺史實的.態度問題。之前已經有人評論陸川的《南京》是“一流的人文觀,三流的歷史觀”,這也是我所擔心的。畢竟那段歷史是全體中國人之殤,是整個民族永遠的痛,忘記意味著背叛,這個沒有問題,但是以什么樣的方式牢記這段恥辱的歷史,我們卻一直沒有找到恰當的方式。以往我們熟悉的方式是打倒日本鬼子控訴的方式,這樣的方式用來宣傳是可以的,用來反思是不夠的?!赌暇返姆绞绞遣灰粯拥?,可以說開辟了一種新的認識方式,這也正是影片爭議最多的地方。對導演歷史觀的討論已經超過了對影片本身藝術問題的討論,這是影片題材決定的。陸川的方式確實令人不太習慣,開始的時候甚至有些抗拒,因為在他的鏡頭下展現的日本鬼子和我們頭腦中既有的形象是不一樣的,他們是殘暴的,血腥的,他們的暴行是違背人性的,但他們不是魔鬼,他們是人。正因為如此,我除了咬牙切齒的痛恨,還感到脊背發涼,會迷惑于這個乖張的民族的行為,他們為什么能夠游蕩在人鬼之間?我們又為什么會陷入到那樣的歷史深淵?這樣的歷史是偶然的還是必然的?這樣的歷史會以什么樣的形式繼續?突然想,我們的身邊有這樣一個民族的存在,幸還是不幸?他永遠虎視耽耽的在我們臥塌之側,我們怎么可以沉迷?沉醉?!
抗日戰爭電影觀后感作文(精選篇7)
寒假里,我看了《小兵張嘎》這部電影,當我看完這部電影后,我感慨萬千。其中我被里面的主人公嘎子的愛國情懷和不屈不撓的精神所感動。
相信《小兵張嘎》這部電影,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吧!在這部電影里有一個任性,機智、勇敢、帶有傳奇色彩的小英雄——嘎子。嘎子從小和奶奶相依為命,在一次日寇掃蕩中的奶奶被日本人打死了。嘎子為了給奶奶報仇,想當一名八路軍,而且是當一名偵查員。但八路軍錢隊長認為他的年齡太小,沒有同意。嘎子沒有灰心,在他的一面堅持下,錢隊長終于沒有經住他的軟磨硬泡,如愿以償地當上了八路。參加八路軍以后,老神叔送給地一把木頭做的槍。他在部隊里用他的機智和勇敢,幫助老羅叔和區隊長出色地完成了許多重要的任務。
看著嘎子的舉動,我聯想到了我自己。做什么事情總是漫不經心的,遇到一些困難就要放棄。但是嘎子不像我那樣,為了完成任務地總是奮不顧身,永不放棄、堅持不懈地去完成。他的身上閃耀著值得我們學習的可貴精神。
在這部電影中涌現出許許多多的愛國英雄,讓我十分感動。要是沒有英雄烈士們的犧牲,就沒有我們現在的條件;要是沒有英雄烈士們的犧牲,就沒有我們明亮的教學樓;要是沒有英雄烈士的犧牲,就更沒有我們如今幸福的生活。所以,我們要學會珍惜,珍惜這美好的一切!
抗日戰爭電影觀后感作文(精選篇8)
曾有人將1937年的南京比喻成地獄之城,那個時候“活著比死更加艱難?!蓖罋?、強奸、活埋……人性的扭曲讓這場浩劫在中國人的心中刻上了不可磨滅的印記,每個中國人都不愿揭開那層刺向內心的傷疤,但是“忘記屠殺,屠殺就會再次發生?!彼?,《南京!南京!》在這個時候出現了,而且出現得恰到好處。
《南京!南京!》讓我們看到了戰爭中人性扭曲后所釋放出的內心黑暗,那不是瘋狂,而是戰爭導致的殺戮無度。它是一部反戰片,它所表現的不是仇恨和數字,而是人類戰爭的悲劇。
太多的影視劇所展現出的仇恨讓人們只看到了南京大屠殺中被妖魔化的日本兵及懦弱的中國人,而在這段歷史中,奮力反抗、不屈不撓的中國人的故事卻被很多人忽略了。導演陸川正是從這個角度去拍這樣一部片子,這是民族氣節中所不可缺少的不卑不亢,在大屠殺發生時,中國人并不是被動地去等待拯救,他們一直在抵抗,直到高呼出最后一聲:“中國萬歲!中國不會亡!”這是中國人的一種精神面貌,讓人為之振奮的民族力量。
當中國人的抵抗讓敵人感到恐懼的時候,他們使出了更加殘忍的手段去對付中國人,這種不安全的因素讓他們釋放出更加黑暗的內心。當看清這一切的時候,人就走到了崩潰的邊緣。影片中,日本兵角川最后以自殺來結束生命,這正是他在極端狀況下內心掙扎后的選擇?!赌暇?南京!》所引發的思考是冷靜的,善與惡,美與丑,戰爭與和平,是值得所有人沉思的問題。
當婦女們為了他人的生存而自愿去做慰安婦的時候,那一雙雙纖細的手讓我看到了柔弱女子剛強的內心,我被這個場景深深地震撼了。民族仇恨與戰爭看似與這些不知亡國恨的女子們無關的事情,當危機來臨的時候,卻是她們站出來了,這個時候的團結與大無畏才是如此的偉大。這讓我想起了80后的一代,他們曾經被認為是無能無力被家長寵壞的孩子,但是,當災難來臨的時候,80后所爆發出的凝聚力與堅韌讓人刮目相看,和平年代,民族精神一樣是流淌在血液中的,這是一種傳承也是一種延續。
《南京!南京!》黑白色的基調讓人壓抑,甚至窒息。它是商業片但不是娛樂片,它是嚴肅的,“小豆子還活著”給所有觀眾最后的震撼,全場掌聲雷動,這就是希望。小豆子最后那美麗的笑臉如花般綻放,他死里逃生活到了今天,這一個希望的曙光,也預示著一個光明的將來。黑暗始終會過去,正如《南京!南京!》的英文名:City of life and death.(生死之城),死亡后的重生,歷史記錄了一切。
抗日戰爭電影觀后感作文(精選篇9)
我懷著激動的心境,我去寶龍廣場電影院觀摩了最新上映的主旋律抗戰大片——百團大戰
電影一開始就是一段旁白,大體的意思是說,國民黨被日軍干的hold不住,同時我黨也被日軍包圍,中國處于水深火熱之中。
接下來是鄧超(飾張自忠)的打醬油時間,約用時五分鐘,目的是再次強調國軍在正面戰場節節敗退,日軍步步緊逼,八路軍要是還只會在西北瞇著不出來,中國就要完蛋了。以此來彰顯我黨和我軍主動出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緊之后,畫面切換到偉大領袖_,站在西北的黃土地上,叉著腰,說電影名字怎樣還沒出來啊,于是電影的名字立刻就出來了
電影的主角是彭德懷,第二主角是左權,大體的過程是,先是彭德懷被日軍包圍了太久了,于是偷摸著給日軍來了一炮,把日本那個軍官(記不住名字了)當時就給搞蒙了,趁著日軍沒搞清情景的時候,進攻了日軍一個重要據點,錘的日軍軍官蛋嗷嗷疼。日本痛定思痛,遂在我軍內部打入一內奸,并且派出一支小隊入侵了我軍一重要軍工廠,彭德懷親自前往督戰,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最終這股日軍在我軍強力進攻下被殲滅。
當然,這三段戰役之間一向穿插各種煽情片段,或是偉人高瞻遠矚式感慨,或是戰士們前仆后繼式壯烈犧牲,或是八路軍和群眾的魚水之情。
然后,在另外一段旁白中,百團大戰宣告勝利,偉大領袖_再次站在黃土地上,叉著腰,對底下的八路軍戰士們進行畫餅式洗腦。
原想著電影就應當在毛爺爺的慷慨致辭中結束,結果后面似乎彭德懷和左權又來了段富有基情的感慨,于是乎左權就在1942年的戰爭中犧牲了。
另外,
1.鄧超打醬油的那段,鏡頭有意強調民國的青天白日旗,并且我八路軍的布帽子上也戴著青天白日帽徽,說明我黨開始肯定和愿意承認國民黨在抗戰正面戰場時發揮的作用。
2.依舊有描述日軍屠殺平民百姓,賤淫掠殺的鏡頭。
3.依舊有描述駐守日軍軍紀渙散,好吃好喝的鏡頭,可是同時也有很大篇幅描述日軍堅決果敢的作戰精神和令人敬佩的軍人氣概。
4.比較客觀地展示了八路軍和日軍的武器裝備差距,未發現有某隊長排長營長舉著把沖鋒槍掃射鬼子的情景,未發現有某神槍手拿著自制狙擊槍秒殺日軍頭領的情景,未發現某八路軍女戰士被俘后手撕鬼子的場景。
5.日軍援軍偽裝紅十字,我軍看到紅十字居然上當受騙,值得玩味
6.蔣介石口中說出102個團時的表情,很有意思
7.依舊會有沖鋒號的聲音,話說抗戰劇中經??吹脚e旗子的人被射殺,卻從來沒看到過吹沖鋒號的被打死的??磥磉@是一份好職業。
抗日戰爭電影觀后感作文(精選篇10)
廢墟,一片廢墟,全是焦土,尸體鋪滿了江邊,江水無情的沖刷著已死的人……
《南京!南京》給我最大的印象就是一片廢墟,整部影片彌漫著絕望,一片死寂的城市,無邊的恐懼,到處是死尸,還有婦孺絕望的眼神……
宣傳片說這部電影不僅僅表現出戰爭的殘忍,還有抵抗,一刻也不停止的抵抗,在我看來更多的是無望的掙扎。劉燁飾演的所在連隊,在南京淪陷后還在堅持戰斗,躲在未被炸毀的高墻后面射擊,日本軍隊集結后很無奈的放下武器:“擋不住了,弟兄們散了吧!”。軍人放下了槍,他們沒有料到的是等待他們的只是死亡。成千上萬的中國人像牲口一樣被驅趕往江邊,人群漠然向前移動,只有日軍的驅趕聲,腳步聲,還有孩子壓低聲音的哭泣。坦克壓過的聲音,飛機的轟鳴,炸彈的摧殘,子彈的呼嘯……這些我認為倒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沉寂,每次沉寂過后都是成堆的尸體。影片中有一個鏡頭,屠殺過后,一個日本軍官站在高處,鏡頭慢慢地從他的身后探過去,越過頭頂,向下俯視,腳底下的江邊全是尸體,十二月份冰冷的江水沖刷著冰冷的尸體,浮尸到處都是,還有些緊緊地抓住蘆葦,但是已經沒有一線生機。鏡頭過后是一片黑暗,陷入死寂,當年的南京城恐怕比這還恐怖上千萬倍。
軍隊被俘虜了,坐在地上等待,或許是死亡,或許是……遠傳傳來屠殺平民的槍聲……機關槍舉起的時候,軍人們高呼“中國萬歲!中國不會亡!”死寂的空氣和城市撕開一道裂口,但是很快機關槍響了,爭斗了幾天的軍人倒下了,不是死在戰場上,而是屠殺。不知道陸川設計這個場景是否為了表現中國人的抗爭,在我看來,最后的口號的絕望多余抵抗,沒有熱血沸騰的感覺,只是一片冰冷,徹底的絕望。
在新年時節,角川給慰安婦百合子帶去了新年的禮物,百合子剝開糖很興奮地說“好甜啊”,然后躺在床上,兩腿分開……她甚至記不起角川是誰了,在角川報出姓名后只是淡淡的說“來吧,角川先生.”無休止的凌辱已經讓她喪失了記憶,只成為日軍的性發泄工具。也許她記得,但是有什么用呢,戰爭之下,個人被摧殘到極致,來吧,只是工具而已,不需要有感情。
范偉飾演的唐先生是個懦弱甚至有些猥瑣的中年男人,卻是最真實的寫照。本以為幫助拉貝做事就可以避免災難,甚至為了保護家人不惜告密躲在難民營里面的傷員。但是他太太,小妹還是遭到了凌辱,孩子被從樓上扔下去活活摔死,他扶住窗口拼命地哭喊,卻只能任由日軍糟蹋家里人,反抗在真槍實彈的面前是那樣的蒼白。最后他甘愿留下受死,倒不是幡然醒悟,以死恕罪,而是他已經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死了并不一定比活著可怕。被綁上之前跟曾經的“朋友”說“我告訴你們,我太太又懷孕了,又懷孕了!”無望的掙扎,他太太肚子里面鮮活的生命承載不了南京成千上萬的冤魂……
難民營已經庇護不了受難的人們,婦女被沖進來的日軍凌辱,甚至拉貝先生被威脅交出100名婦女作為慰安婦。拉貝先生和姜老師聲淚俱下的對已經絕望的婦女提出日軍的要求時,江一燕飾演的小江率先舉手,并站到前面,接著一些婦女慢慢的舉手,這邊采用的特寫,同樣讓人絕望。她們知道過去意味著什么,但是知道了又能怎么樣,就這樣結束吧,活下去的好好活下去……
高圓圓飾演的姜淑云在多次冒充救人后被抓了,等待她的將是慰安婦的命運,被拉走的時候對角川說了句“kill me !“聽不出抗爭的語氣,甚至更對的是懇求。角川開槍打死了她,無聲無息地倒下了,我想她倒下去的時候應該還有一絲欣慰,這是個地獄的城市,死了也許才是解脫。
影片的最后明顯有些無力,小豆子和一個中國士兵被釋放了,角川自殺了,屠殺過后竟然還有笑容,不知道是不是這樣來賦予民族的新生的?在我看來最后的場景同樣殘忍。記得一篇文章寫奧斯維辛的,有這么一句話,奧斯維辛最殘忍的不是焚尸爐,不是毒氣間,而是屠殺過后那地方居然還有雛菊在盛開。借用一下,南京最殘忍的也不是廢墟和成堆的尸體,而是死亡還沒有結束的時候,居然還有蒲公英和野花的盛開……小豆子和中國士兵劫后余生的笑容在我看來更像哭泣……結束的時候用照片回放影片主角的生平,小豆子的照片上寫著“還活著……”這句話幾乎讓我窒息,是的,還活著,南京千千萬萬普通市民在那場浩劫中死去了,幸存者在噩夢中活著,那年冬天的毛骨悚然深深地烙在記憶里,也許只有死亡才能消除那種恐懼絕望……
從電影院出來頭腦里面一片空白,路旁的高樓大廈竟然隱約幻化出當年廢墟的影子,腳步也有些虛浮,朋友說“當年就是這片土地,就是這片土地”。隔著72的歲月再去看那段歷史,依舊是不忍回首,都過去吧,希望戰火中的人們能夠安息……